来日本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重新找回自己的状态和表达欲。
契机是工作上的事情总算是有了小小的突破。说来也并不算是突破,而是一个重新开始。我得以更加具体地解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应有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和实现这个状态具体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因为这个契机,我知道自己应有更多的勇气去和人交流,应更努力用自己的能力,以自己的方式立足在这里。
当我第一次从新的Supervisor池田先生那里获得这些复杂的情报时,心绪久久难以平息。写了很长一篇日记来记录整件事情和我的心路历程。梳理所有的复杂关系,插曲事件的原委,串上所有的细节,和我在整个过程中的心情。当记录完成时,我发现自己鼓动的心脏,急促的呼吸,逐渐变得平稳下来,在文章的最后,我得以提出对未来的预期,自己应采取的对应方式以及对自己的安抚和鼓舞。
我发现,记录有用,写作有用,它可以帮助我梳理事件,顺便理清自己的应对思路。它可以让我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而获取最真实的一面,找到自我安抚的出入口。
于是我在想,
为什么不接下去写博客呢。
为什么不继续做个站呢。
写作保持了我和文字的联系,而个站会是一个最好的空间,在某一个角落,宇宙的一隅,安静下来记录我作为星辰碎片的思想片段和经历。它不需要和整个世界产生联系,不需要观众读者,也提醒我不需要去关注和在意其他人的生活,它是我内心花园绽放的一株兰花,光是看着,就感觉到平静。
原因之二,大抵是厌倦了社交平台的审核机制。越来越多莫名其妙的敏感词限制,信息茧房的收束,越发把人的思想和理念包裹缠绕起来,试图将人同化成“制定标准的人指向的”标准。不仅仅包括政治思想,还包含文化艺术,对美的判断,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束缚。
不想要加入这样的羊群,惶惶不安的玩着某种概率游戏,祈祷今日落入餐桌的不是自己。通过增加基数而降低概率,而非杜绝这种本不应该存在的恶意风险。我宁愿做一头山间的鹿,加入这丛林自然而然保有的生存法则里。(然而,我也知道大多数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可奈何。)
在个站里我不需要有这番担心,只需要保持自己对于事物的理念和看法,直抒胸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是茫茫宇宙下的一粒星屑,至少,让我保留自己的思想,以一个完整为人的姿态去活完这一生。
坐在所里的先端研究中心的大厅,我平静地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敲下这些文字。不用太担心工作的紧张感,也不用担心奇怪颜色的码把你引导去什么地方,可以轻松愉快的体验任何事物,也可以坐在沙发上拿起手柄消磨一个下午的时光。有恋人的温柔和鼓励,也有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然而我也并不为自己感觉到庆幸。我所有的一切,全都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只有我自己知道是经历了怎样的黑暗,又是怎样咬牙走过来的。也知道自己是这种有勇气,有行动力,有毅力,为了目标倾尽一切去努力的性格和行动模式。
我大概是从小在母亲一遍又一遍重复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什么都没有,家里什么都没有,唯有自己努力。
然而,现在的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更多的理解。
首先,没有人上人的概念,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职业和技能都是值得尊敬的。一个强行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并让将这个概念植入人心的社会绝非文明社会。自愿去吃苦的目的,是实现自己心中理想,那个理想是属于个人的,没有谁比谁高尚这么一说。
其次,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不要吃苦,不希望谁去吃苦,没有谁喜欢吃苦(苦瓜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