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的地方

理论上来说,现在的心情应该非常沉静和柔和。 新工作确定好,也可以马上离开这里,没有非常糟糕的事情,这个周末也享受了悠闲和亲密的二人时光。 现在理应是沉静下来处理好自己在这边最后的事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的时候。脑袋里却依然混混沌沌,焦虑感依然盘旋个不停。 近来感觉到自己思绪过于涣散,很难有集中专注自己的专业,专长的时刻。以至于一些真正工作上要用到的知识体系,我也会突然一时回忆不起来,需要很大的气力去重新组织和学回需要的内容。又因为与生活太过于疏离,导致我现在并不清楚自己现在是否还能再专业和工作上做到什么地步。希望四月份开始的新工作和新生活,可以把自己拉回正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和炜炜的相处,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越是想要进入了解对方生活的各个细节,越是无法踏入。一来他并不是会把所有事情都和我分享的人,他会说他想说的那部分。其他很多东西,我甚至都是从他和别人的对话中听来。然后凑上去,好奇地询问,那个指的是什么。偶尔和他朋友的聚会,亦会感觉到,他属于的那个领地和朋友的相处谈笑,是我无法,也并不想踏足的地方。 也许是我近来太重视“两个人的生活”和“互相陪伴”。而炜炜是有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要做的事情,自己要去的地方,这份自我与我的关联,是非常微弱的。 也许,此前的我有一点想要强行把自己插进他生活的点点滴滴,甚至插入他的自我对话里,也曾经幼稚地想要证明,我变成了更重要的事情。事实是,这绝无可能,也确无必要。 我应该收回我的目光,多看看自己。多问问自己想要什么。 想买新衣服吗?有喜欢的鞋子吗?缺护肤品吗?想要那个可爱的包包吗?是不是好久没有买新的耳钉了?今晚想吃什么好吃的?陪他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是你想要去的吗? 想看的剧去看了吗?想读的书去读了吗?有想尝试的食谱和料理吗? 今天的身体状态美好吗?脸上的痘痘痕迹消去了些吗?黑头需要再进行一次深层清洁然后敷个面膜好好闻闻香薰的气味吗? 今天的单词记了吗?有学到什么什么新东西吗?如果还没有完成学习计划要不要先去做完自己的事情呢? 过去的我自己,或许是把百分之八十的目光都放在对方身上也未可知。而也许对方是有百分之五十的目光再你身上的,如果你能放另外百分之五十在自己身上,不就能填满空缺了吗? 想到这里,我大概知道,能怎样更好更轻松的和对方相处,并真正去体会自己是否感觉愉悦和满足了。

February 27, 2023 · 1 min · Aoi

去新的地方

昨天和领导正式提出了离职。 虽然领导并没有及时回复我的邮件,秘书却在今早迅速地来到我的办公室,在让我签署一份离职理由书和一份保密协议后,迅速地受理了我的请求。 新单位那边,在今天下午也提出了所有他们需要的文件,并确认文件内容没有问题,开始等待入管局的消息。 恍恍惚惚,一切都开始真正步入了进程。 三月要收拾好一切,心情和行李,正式结束在东海的生活。 这近一年的时光,虽然住在东海的天数也许略微多于东京,但是却总觉得,在东京的日子才是我熟悉的,习惯的,适应的生活。 在东京工业大学工作的那一个月(也可以说是我这一年以来唯一真正称得上工作的一个月)才有工作的样子; 在东京健身房去得更勤,训练更加积极,本来是东海的anytime会员卡,会籍也随着炜炜的搬家一直在转店,早已不属于东海; 一周一次的课也是去东京的语校在上。 吃饭,娱乐,逛街,看展,更是在东京。 所有想得起来的有意义的记忆,基本上都是在东京。或者是从东京出发去周边玩耍。 这一次的转职和搬家,更像是终于可以回到熟悉的家,而非在什么新地方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炜炜和猫咪们也在东京。 他们是以上所有一切的原动力,和我心的归属。 也许大学就是更适合我的环境,和同事,更多意义上是学生的交流,简单,放松,我也更能卸下小心翼翼防备的心情。 三年好好做点事情,无论如何口语会进步,说不定也能拿到想要的身份。如果科研这条路确实不合适,再去做点自己喜欢的,先做的事情,也很好。

February 21, 2023 · 1 min · Aoi

你的梦想,我的梦想,和我们。

因为人生进路,工作上的压力,自己似乎又变得有些脆弱起来。这份脆弱有些难以掩饰,化成了对他人依赖般的关注渴求。 连续两个周末,我和炜炜在“我想要怎样和他度过周末”以及“他想要尽可能多的找教练训练”这个问题上,都没有达成某种平衡关系。 处于这个低谷的大环境的状态下,因为一周都没有见到而想要有更多的互动在周六日,虽然听起来无可厚非,却也只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考虑而已。从炜炜的角度来说,他有特定想要实现的梦想,目标和计划,强烈的心情和果断的执行力,因为我的存在,兴许是他的某种阻碍也未可知。 我没有特定的事,只是情绪上需要关注,而对方有特定的事而且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话。理性来想还是应该优先对方的事情,而非自己的情绪才对。 在这一点上虽然我早有给自己背书,却依然存在遇事不决,难以真正控制的时候。他反复提醒我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大抵因为他也是这样的人。诚然这样的做法和思考模式并没有问题,也许是我需要更多的进步和思考,是我对自己的关注度和发展不够重视的原因吧。 我能够感受到他因此而对我做出的补偿,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那么我也应该积极应对才是。这个周末是决计好一定要收回自己的某些情感关注度和对他人的渴求,能在炜炜想要更加专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我也能找到符合自己梦想的事情去为之消耗时间及精力。也许这才是根本上的解决办法,也是我和对方都能变得更好的方式。 拖拖沓沓又到二月,我的工作依然没有任何起色,无论是当下研究所的工作和寻找新工作的进展。 北大允诺1月30号会给出结果的教授到现在也没有给出任何消息,于是死心不再思考给这个机会让步,开始投我应该投的各种资料。 现在的状况是,因为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决定就考虑东京的大学。限定的地点,放出职位的消息变得有限。放出消息中化学系的职位也非常有限,而即使是化学系,因为分支太多,博士研究方向过于细化,也并不是每一个都能去申请。比如理论化学,量子方面的研究,就是我的知识体系完全无法涉足的领域。 而博士后的工作和学生又不一样,比起花时间学新东西,拿钱办事,把自己身上有的能力发挥出来才是更重要的。 现在的处境,日语还是最大的阻碍。尽管我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能力,让它不成为阻碍,但这也需要时间和积累。因而,不得不继续选择一个博士后职位作为过渡,继续做我自己也不喜欢的科研,却也是毫无办法的事情。自己努力去赢得想要的人生,这种生活还没到尽头。除了默默去做,别无他法。 在日本当下唯一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些原因也要回国了。有些不知所措的同时,却也更多的是希望对方幸福。感情的事情有些难解,每个人似乎都处于我不太能理解的状况里。通常此时,不要给出任何建议,往后退一步,倾听,然后给予拥抱和支持大概更好吧。 说起来,我也不太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相处。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更好的和恋人相处。我会思考更多,对方怎样会觉得更舒适,更愿意和我在一起的方式。就算有时候也有一点点想要更任性,被关注和呵护的感觉,却也会因为察觉到对方的情绪变化而马上切换回来。最近炜炜会经常说我爱把责任都揽在身上。虽然也不能理解在心理学上是什么状况,但是理由大概是,不想要这个不愉快的情绪继续维持和蔓延,如果我能把责任接过来,先道歉,想办法安抚,让对方不开心的情绪更快一点的消散掉,大概会更好吧。 “我不想要你不开心。你开心起来的话,我也就会开心起来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把对方的心情放在第一位,是我在做的事情。 那些有些撒娇任性自然而然提出很多要求的女孩子是怎么做到的呢?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炜炜也会不喜欢吧。这样想着,又打消一些念头。 “如果他感觉到我有努力对他好的话,他会感受到的,会给予相应的回应的!” 这样想着。

February 1, 2023 · 1 min · Aoi

「新」年会到来

在日本度过的第一个春节,过得比想象中要开心。 赶上节日的聚餐再加上漫长的减脂过程,来了两天不考虑热量的轻松放纵日。 中午在串店吃串串,平日吃不到的牛肚和牛筋吃到满足,蘸着四川火锅的底料的辣味和油碟的香,是久违的油脂的刺激和快乐。 晚上去秋野和小橙子在我孙子的一户建度过除夕,小橙子亲自下厨做了各种美味。和秋野一起完成了又好看又好吃的饺子。 伴着电视机里和在国内一样日常的CCTV台直播和屋子里食物的飘香,在秋野家用哑铃完成了容量很低但是刺激也足够到位的臀腿训练,听着秋野被炜炜练手臂练到哀嚎,生活气息漫溢。 年夜饭我近来很想喝的排骨汤,肉和莲藕炖得软软糯糯;XO酱炒的扇贝和鱿鱼,中餐的食物调味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卤味店买来的鸭肠鸭舌和猪蹄,辣度和韧度都很让人满意;最后是从面粉开始准备皮儿,自己调馅做的饺子,皮的薄厚程度,馅料的鲜香程度调整得恰到好处,分量也足够。打开炜炜喜欢的气泡酒,四个人吃得开心又满足。 吃完后,吃着零食水果,喝着小橙子从非洲带回来的咖啡,打牌打到深夜。发自内心的轻松惬意和笑闹,感受到了我现在所处这种环境和状态里的快乐。 即是说,在这样特定的环境,我所处在人生状态下,能有让我发自内心感觉到轻松快乐的人和事,而且是可持续性的存在,真的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也让我觉得,这里是我可以留下,可以过得开心的地方。 在美国度过的两个春节,已经完全没有了印象,也未有那种让人觉得值得回忆和留恋的感受,但是在这里,和大家在一起,有了属于我自己值得记住和回味的春节记忆,有了我想要的那种朋友在一起,互相关心,爱和照顾的感觉。 谢谢你们!谢谢炜炜带我认识你们! 19号从老板那里拿到了确切的答案,四月会离开东海,离开JAEA了。虽然在确认之前已经知道答案,但是真正听到确切的结果之时,还是有一些沮丧的。但是到现在,我渐渐感觉到了平静和坦然。首要之事当然是努力先找好下家,各种职位也要去投,但是限定也就在东京周边,既然换工作,那就换到合适的地方,不想离炜炜太远,也不想离朋友们太远。 离开也并不是什么难过的事情,这里并不是什么好地方。工作各种受限制,热情和心情被打磨,也没有交到什么朋友。住的地方设施老旧破烂,也毫无生活气息。 离开反而是好事。 教授给的机会也要好好把握,说不定是一个更好的转折点。 当然,也要感谢单位,把我带进来,给了我适应日本的时间,在我什么也没做的情况下给我发薪水。也许现在所经历的,也都是必要的,好的过程。 打起精神来,好好生活,好好找新工作,好好和过去告别,好好迎接新的生活。 好好珍惜身边的爱人和朋友。 春天快到了,我会好起来。

January 23, 2023 · 1 min · Aoi

最差的和最好的

又是被送回东海的路,和炜炜有了一次深入而且非常有效的谈话。 虽然从来没有对他有过任何的忧虑和怀疑,然而在第一次听到如此完整的近两年人生和职涯梳理之后,这份不假思索的信任感又迈上了一个阶梯。炜炜大抵是那种,不浮于表面,不会一次性展示所有,而越多相处和了解,越多惊喜去挖掘的人。 同时,他也给身处混乱和迷茫的我,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和鼓励。 1) 有些东西仔细想,可能真的并不全是自己的责任。仔细梳理自己近这一年的经历,单位的问题确实占大头。无法提供完善的实验平台,处理合作手续和购买试剂的过程都慢到不可思议,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课题管理者无法及时沟通梳理自己的课题,也没有被告知关于课题结束时间等的细节。我能做的只是完成自己的课题而已,而没有完成它的环境和平台,束手无策也是无可厚非。 2) 不相性的单位就放手,去找适合自己的单位,做能做的事情,而非陷入过于沉重的自我质疑,背负所有的压力。 3) 我才刚刚起步,(莫若说刚刚进入社会半步),能尝试的东西还有很多。别有“自己对某个领域不懂的”负担,打开眼界,把自己的专业和其他东西结合在一起,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火花。 4) 人生还有那么多长,社会经历才刚刚开始,去把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一去体验个三五年也未尝不可。 说来好笑,这么久的人生历程,还活得像个脆弱的小孩子。这些东西,都需要他人来引导,需要炜炜给出答案和鼓励。 但是我又是何德何能,能收获可以给予我这样的鼓励,勇气和底气的人呢。 接下去,留下或者不留下,两边都尝试努力。去和教授更多交流,表达诉求,不要暗示啊我就是无法社交的人,因此不去争取各种机会。 找着各种借口,不去做,才是真正做不到的原因不是么。 “最差的情况下,不想回去,也是有方法的。”炜炜轻轻地说。 “但是要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我在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

January 10, 2023 · 1 min · Aoi